无障碍语音播放
2025年4月22日新华社报道:
2015年4月21日,中国(天津)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片区挂牌运行。

十年来,天津自贸试验区累计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,49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,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复制推广。天津自贸试验区以天津1%的土地,贡献了天津市26%的新设外资企业、38%的进出口额和16%的税收收入。

天津自贸试验区内企业——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,其境外业务收入从2019年的200万美元增长到2025年预计的1550万美元。2019年12月,天津海特获批开展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资质。在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引导下,如今,天津海特保税维修业务产值逐年增长,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飞机维修企业。
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表示,“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政策,在天津落地的效果非常好,能够迅速地让我们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经营能力走向成熟。”

海河畔,纽约茱莉亚学院百年来首个海外合作办学项目——天津茱莉亚学院,2021年在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片区正式落成启用,目前有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在此工作学习。十年来,天津自贸试验区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流程持续优化,境外职业资格认可范围拓展至七个领域27项,外国高端人才来华工作许可年龄限制也已取消。
在努力推动制度型开放的过程中,天津自贸试验区实现年均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20亿美元,年均进出口额2000亿元以上。